为拓宽学术视野,增进学术交流,2020年9月22日,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和“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团队”,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复旦海上丝路团队特邀专家袁为鹏,作了题为《民国时期镇市村落调查资料及其整理研究工作简介(1930-1933)》的学术讲座。
讲座由复旦大学史地所教授、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团队负责人樊如森主持。团队核心专家路伟东教授、王大学副教授、王哲青年副研究员、段伟教授,团队核心成员严晨、郭婷、张鹏程、李艳焱、李凯月、桑弘毅,以及复旦历史系荣休教授、著名经济史学家朱荫贵先生,复旦大学史地所、历史系和其他院系,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经济所等学术单位的3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讲座。
据袁为鹏教授介绍,本次讲座所涉及的民国镇市村落调查资料,是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1930-1933年间,对中国24省、1095个县、5万余个镇市村落,有着人口、交通、邮政、电信、警政等多个层面的详细、系统调查。这批卷帙浩繁的《各县城及所属之镇市村落调查表》,现收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数据翔实,覆盖广阔,是近代各类调查中殊为难得的一份资料宝库,足堪与刘大钧1933年主持的中国工业调查相媲美。
袁教授进一步指出,这批镇市村落调查资料值得关注的地方,至少有四点。第一是资料的完备性,现存资料覆盖了民国时期中国的大部分政区,尤以浙江、江苏、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六省最为完整,经与内政部刊物上其他材料对勘,数据结构和形态保留十分完整。其余省份县域与镇市村落资料虽遗失情况不一,但仍有大量资料遗存,也可供学者比对研究;第二是调查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人口数量进行分析,发现资料中大部分县城人口数与其他信源人口数保持了较高相关性,有望作为未来人口研究中一个较为可靠的数据来源加以利用;第三是资料的独特性。民国县以下集镇乡村的人口、交通、邮电服务数项还尚未见如此完备而系统的数据,而全国各县城、集镇乡村警察人数的详细列示,他处还未得一见。第四点也是最为难得的,该调查数据补充了刘大钧工业调查资料中未能涉及到的日据黑、吉、辽、热河、绥远等中国东北各地,具有其他资料难以替代的作用。随后,袁为鹏教授还以指导其博士生高廉进行近代邮政网点和近代华北城镇化水平研究的初步成果,具体而深入地介绍了该批调查资料的利用方法和学术价值。
进入研讨环节后,路伟东教授代表“复旦大学海上丝绸之路团队”作了具体点评。路教授以曹树基教授对施坚雅模式的批评为例,指出数据共享是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研究工作,并将该批调查资料与宣统人口普查“地理调查表”相联系,认为不能仅关注数据开放程度,也要关注数据本身。朱荫贵先生则从现实研究层面指出,近期中国国家社科基金、用友基金等各类科研课题当中,对于历史学的科研立项特点和趋势,是越来越重视和强化对资料整理、实地调查课题的支持力度,这充分表明了基础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他还以自己的学术经历为例,殷切希望在座的年轻学者,一定要把握时代机遇,加紧利用新史料,从事新探索。
紧接着,复旦史地所的王哲老师、上海社科院的方书生老师,以及陈浩东、严晨、张鹏程等同学,分别就该批调查资料的信息提取、数据存储、资料比对、研究利用等具体问题,同袁教授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探讨。整个会场的研讨积极,气氛热烈,效果良好,切实达到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樊如森教授对袁教授的精彩报告,以及各位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参与和热烈研讨表示衷心感谢。并且指出,作为学术研究最高境界的学术原创性,源于对新问题、新方法、新材料、新观点的追求和把握;而复旦史地所实证研究的精髓,就在于各位导师和硕博士研究生,高度重视和不断发掘各类新资料。希望大家格外珍惜当前各类新材料不断涌现的有利条件,努力把历史经济地理学的学术研究,推进到一个崭新的精度和高度。
文字整理:桑弘毅
现场摄影:张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