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学术交流

2022年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建所40周年大会历史经济地理分会场会议概要

2022-06-25 阅读数:2459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报告会第8场为历史经济地理研究,于2022612日下午举行,主持人为樊如森教授。会议因上海疫情的影响在线上举行,共有180多位师生参与了本分会场。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城市地理与近代工矿业发展、南方丝绸之路、商业发展与环境塑造、近代上海食盐生产与消费等各研究领域展开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中国历史地理学迅速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绩。


广西师范大学刘祥学教授的报告围绕清代以来珠江中上游地区的商业开发、商品化农业的深入,探讨了商业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总的来看, 红水河上游的南、北盘江流域的开发活动, 对环境的影响最大。自明代以来, 由于这一流域内人口不断增加, 人类的开发活动即在局部地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如明代在宣威、平彝一带屯田、开矿, 使当地水土流失大增, 出现了一条泥沙含量很高的小“黄河”。清代康乾时期, 对红水河上游流域高强度的经济开发, 对环境的影响则大大超过了明代。刘教授探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背后的环境机制,对山区历史地理、西南民族史和历史经济地理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颇有启发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尹玲玲教授的报告则聚焦近代上海的食盐与消费问题,通过扎实、细密的文献梳理,考订分析了近代上海食盐的计量单位、生产情况和消费问题。她的报告指出近代上海食盐需求巨大,食盐的生产与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产销售差。这一缺口主要由浙江余姚、岱山所属盐场弥补亏空。


中国矿业大学胡其伟教授的报告通过发掘福公司档案,梳理了近代外资投资的中国工矿企业与内地城市发展之间的内在机制。樊如森教授评价该研究依托于英资福公司的相关矿业档案,对于深化近代河南经济地理的研究具有基础性作用,华北经济地理研究天津、河北等地开展较早,成果较为丰富,而河南地区囿于史料零散、未冲分发掘研究难度较大,胡教授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推进对这一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的细化。


云南师范大学的张永帅教授做了近代云南鸦片的外销市场的报告。近代云南鸦片流毒,影响深远。当时云南鸦片的消费市场,大致由两大部分构成,即省内消费和流向省外市场,而以流向省外居多。近代云南鸦片的广泛种植及其空间不平衡性特征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但作为具有鲜明“外向型”特征的特殊经济作物。


云南永平县文联主席张继强做了南方丝绸之路博南道综论的报告,南方丝绸之路不是古董而是活着的历史。张继强主席认为,博南古道作为我国最早与外国陆路往来通道之一,既是一条军事要道,又是一条国际性的商业交通线。千百年来,往来的马帮、商人、游人、移民等,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博南道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深化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综合发展。


本分会场的5位报告人,从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对于近代经济地理研究的深入开展,和城市史、生态环境史、经济史的对话交叉都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思考。在线师生在报告结束后进行了充分热烈地交流讨论,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Copyright @ 2018. 复旦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团队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