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0-14日, “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历史地理变迁暑期学校暨东北亚近代经济、交通与社会变迁工作坊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举办。此次暑期学校邀请了海内外历史经济地理、丝绸之路研究、经济史等领域的知名专家,从不同视角讲授了丝绸之路的变迁,丝绸之路沿线的环境、民族与文化,东北亚近代经济、交通与社会变迁等内容,分享从事相关研究的路径方法、技术要领及心得体会。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苏州大学、哈佛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学校的一百多名师生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此次课程。
本次工作坊共持续五天。第一天主要进行了开幕仪式和陆海丝绸之路的宏观研究讲座。上午8:30分,在复旦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樊如森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教授的主持下, “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历史地理变迁暑期学校暨东北亚近代经济、交通与社会变迁工作坊正式开幕,现场三十余名师生进行了合影留念。
首日第一场讲座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吴松弟主讲,主题为“从陆路到海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变迁”。吴松弟教授是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其主编的九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及《中国近代经济地理与旧海关资料研究集》等在历史经济地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在讲座中,吴松弟教授通过回顾中国古代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重点梳理了陆海丝绸之路的变迁过程并深度剖析了其中的原因。其后,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王社教老师进行了第二场讲座,主题为“历史上的秦岭”。秦岭是中国地理上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王社教教授作为秦岭研究中心主任,对秦岭区域历史地理及环境变迁史有着扎实的研究,因此,他在讲座中从自然、人文的不同角度,结合古代材料与当代现实,就秦岭在中国历史上的角色进行了多层次的阐述和分析,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第三场讲座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教授主讲,张教授对历史文化地理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她在讲座中向大家阐述了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并结合她本人在西北地区多次的实地考察经验分析了中西文化在丝绸之路交流交融的内在逻辑。第四场讲座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萍主讲,题目为“信息化视域下的丝绸之路研究”。张萍教授主要从事历史经济地理学、西北区域历史地理、GIS与数字人文等方向的科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在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数字人文大数据实验室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是历史地理数字化、信息化研究领域的重要专家。她在讲座中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视域,结合历史地理领域所涉及的各种工具和技术,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心得,使得大家对于历史地理的研究模式有了新的视角。第五场讲座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樊如森主讲,主题为“陆海丝绸之路的交汇交融与史料整理”。樊如森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经济地理、中国城市史、东北亚丝绸之路、亚太海洋经济史等方面的研究,对于陆海丝绸之路的交融交汇史有着深入且独到的研究。在讲座中,樊教授采取以点带面、以具体带宏观的方式,一方面讲授他对陆海丝绸之路交融交汇史的研究内容,一方面结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案例,深入且详尽的阐述了陆海丝绸之路交叉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并分析了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突破角度。
第二天的日程由五场讲座组成。第一场讲座由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倪玉平老师主讲,题目为“经济全球化与明清以来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明清时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次第展开,中国经济的重心发生由内陆向沿海的东向转移,倪教授通过对当时的土地、漕粮、商税等关键性的要素和指标入手,较全面地复现了这一逐步超越传统农业型社会形态的经济转型的过程。第二场讲座由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教授丁明俊主讲,主题为“元明时期回回人与丝路文明交流互鉴”。丁教授在讲座中阐述了元明时期丝绸之路上中国与阿拉伯各国交流的历史,并揭示了回回人在这一交流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角色——波斯、阿拉伯素称发达的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大量成就被大量介绍到中国来,中国印刷术、火药武器等科学技术传入波斯阿拉伯和欧洲,回回人在中西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充当着媒介和桥梁的作用。第三场讲座由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杨德亮老师主讲,杨教授重点讲述了祁连牧区的百年现代性进程,同时对牧区的乡村史进行了拓展和思考。第四讲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安介生主讲,安教授对历史时期河东(山西)廊道之构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论述了历史时期河东廊道与丝绸之路的重要关联。第五讲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路伟东主讲,主题为“族群命名的中国话语——基于丝路沿线的回回群体的历史考察”,在这一讲座中,路老师通过对回回群体的命名问题进行回顾,反思了西方话语在西北族群命名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并试图以更加立体和全面的视角来展现西北回族社会的完整历史图景。
第三天的讲座由马建春、张莉、费驰、杨伟兵和朱海滨五位教授主讲。马建春教授来自暨南大学中外关系研究所,对中外关系史、边疆民族史有着十分深入的研究,他在讲座中通过对“航路”、“港口”、市舶“这三个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复现了中古时期中东商旅与东方海上贸易网络构建的过程和图景。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的张莉教授则结合她所长期从事的新疆历史地理、历史环境变迁方面的研究,对清代中期以来天山北麓的环境变迁进行了深度剖析和还原,为大家呈现了历史时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费驰教授为大家讲授了东北亚视域下的清代中朝商路研究,使得大家对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清至近代东北亚关系史的认识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的杨伟兵教授结合长期对西南地区的研究,梳理和复原了南方丝绸之路的历史交通情况,同时结合当代环境与社会现实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愿景。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的朱海滨教授主讲了当天的最后一场讲座,主题为“海神信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朱老师依据自己长期以来对区域历史文化地理、区域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海神信仰这一文化现象跟海上丝绸之路这一经济现象之间的关联与相互作用。
第四天的讲座由范立君、史红帅、袁为鹏、马光和王哲五位老师主讲。范立君老师是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历史人文地理、中国移民史、中国东北边疆史研究。他结合自己在相关领域内长期研究的积累,对闯关东的相关历史的进行了回顾,并将其与中国东北区域文化的变迁过程联系起来,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动关系。史红帅老师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他从史料的角度入手,结合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经历和实践心得,重点讲述了如何利用多元史料拓展历史地理研究。袁为鹏老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长期研究中国近代工矿业史、中国传统商业账簿及会计史、金融史、企业史等,他在此次的讲座中通过对各种要素进行剖析,对中国近代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的马光老师,主讲的题目为“元末明初山东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变迁“,马老师对元明东亚海洋史、近代海关史有着长期的研究,他在讲座中通过详细的材料,向大家展示了元末明初山东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变迁历史。当天的最后一场讲座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的王哲老师主讲,王老师为大家讲授了近代信息传播网络的空间复原方法以及可达性分析。
第五天的日程由两场讲座和学术研讨会组成。第一场讲座由日本大阪经济大学经济系阎立老师主讲,题目为“清末东三省的建省改制与日本”。阎老师围绕“日俄战争以前东三省的开方案”和“日俄战争后东三省的建省改制”两个板块,结合“预备立宪及官制改革“、”载振和徐世昌的东三省考察“等重要历史事件,有层次地将东三省的建省改制过程呈现了出来,并阐释了日本在这一过程中所充当的角色。第二场讲座由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杨蕾老师主讲,题目为“日本‘海运兴国’战略及‘日本海横断航路’“。杨老师围绕“明治维新——大陆政策——侵华战争”和“海洋——海运——航路网东北亚航路网”这两条逻辑线,梳理了日本近代“海运兴国”战略下的兴衰历史。
讲座结束后,全体同学与樊如森,路伟东,朱海滨,阎立,杨蕾,王哲等专家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座谈研讨,大家就各自的兴趣和观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互动讨论。最后,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王哲老师致闭幕词,此次暑期学校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