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考察报告

东洋漫谈之由日本城市化想到的

2019-04-25 阅读数:7910

城市是一个地理学名词,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称之为“城市聚落”,是相对于“乡村聚落”的另一种聚落形态,在古代又有城邑、都邑等称呼。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密集的人口和发达的工商业。将城市二字拆开来看,城通常是指城墙,具象化到现实中来看,即是城市的防卫功能;市则是交易场所,古人有“日中为市”的说法,便是指明了城镇中的交易时间。由此来看城市首先应当具有防护和交易两种功能,这也是比较符合我国历史上的城市含义。

但现代化的城市概念,与中国传统的城市观念有所不同,现代化的城市概念应该从资本主义发展谈起,是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产物。从具体的历史环境来看,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以后,形成了许多商业和贸易中心,随后两次工业革命,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的各项配套设施也逐渐齐全,现代化的大都市开始出现,并最终形成现代化的城市观念。之后,城市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富裕与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我国在2011年城市化率首次超过50%2018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虽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以我们的近邻日本来说,作为亚洲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具备中国现今的城市化水平。根据王莉教授的观点,日本战后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战后恢复期(1945-1955)、战后高速成长期(1955-1975)、缓慢发展期(1975-2000)、较快增长期(2001-2015),2015年的城市化率为91.73%,目前处于城市化后期。(王莉:《日本城市化进程·特点及对中国的经验借鉴》《安徽农业科学》201815))此次笔者跟随师友前往日本搜集资料、学习交流,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日本的城市化发展。

笔者的活动地点主要是大阪和东京,和中国的城市不同,初到日本的印象是街上没有高楼大厦,房屋矮小且每家住户都有自己的门牌和姓名。在询问老师之后,才意识到日本是土地私有化的国家,自家的宅基地自己做主,想怎么盖房子就怎么盖房子,不会受到政府的制约和管控。因此在街道两旁,虽然住宅风格大同小异,但是每一户住宅还是有自己明显的特点。此外,大多数私人住宅以木质结构为主,房屋铺设瓦片,这一点与中国的传统建筑很像。

大阪的住户(笔者摄于大阪)

大阪的居民区(笔者摄于大阪)

 

日本的街道相较而言是比较干净的,几乎没有什么垃圾,经常可见的是早上在各个住户门口分好种类的垃圾袋,街道上也没有什么垃圾桶,这对于笔者来说是十分不方便的。今年上海开始施行垃圾分类,出台了很多规定,但日本在很早就开始施行垃圾分类了,据笔者查询得知在日本和垃圾分类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废弃物处理法》、《关于包装容器分类回收与促进再商品化的法律》、《家电回收法》等等。据《废弃物处理法》第2514款规定:胡乱丢弃废弃物者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3万元);如胡乱丢弃废弃物者为企业或社团法人,将重罚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00万元)。分类之精细,惩罚之严苛,由此可见。所以日本的大街小巷干干净净是有一定原因的。但日本也有不干净的地方,便是抽烟区,似乎全世界的烟民都一样,喜欢把烟头随地乱扔,好在日本各地都设有专门的抽烟区,只在抽烟的地方,烟头才特别集中。

大阪干净的街景(笔者摄于大阪)


谈及日本城市化,不得不谈谈日本的农村,其实在日本很难分得清哪里是农村,哪里是城市。城市化最本质的含义是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镇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的过程,同时还伴随着城市物质文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的过程。(姚兴航:《浅谈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金融经济》,201108))笔者以为,日本的城市物质文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基本完成了向农村的扩散过程。日本政府在农村建设上花费巨额投资, 每年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有1万亿日元以上。日本建立了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了城乡基本一致的公共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王莉:《日本城市化进程·特点及对中国的经验借鉴》《安徽农业科学》201815))

在交通上更是如此,日本的轨道交通尤其发达,日本政府充分有效利用地下空间, 大力发展地下轨道交通,几乎所有的聚居点都有轨道交通通达。而且日本的轨道交通经营方式与国内的国有经营不同,除了国营铁路外还有许多私营铁路,拥有特急、准急、普通等各种类型的地铁种类,充分满足乘客多样化乘车的需求,十分便利,稍有不足的是路线太过复杂,容易坐错车。此外,大力发展地下交通的好处,不仅有效的解决了城市地面交通阻塞问题,而且日本政府以地下交通枢纽为中心大力建设“地下城市”,扩展地下空间,形成了以交通、餐饮、商业购物等为中心的地下空间,极大的克服了日本可利用国土面积有限的不足。

多条轨道线并行的地铁枢纽(笔者摄于大阪)


笔者与同学在地下餐厅门前的合影(樊如森教授摄于大阪)


地铁口附近的奈良乡村(笔者摄于奈良)

虽然日本的城市化水平很高,现代化建筑也很多,但是日本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却十分到位,大大小小的寺庙、神社、名胜古迹散布在闹市之中,在街道上行走,不经意就会看到一座寺庙或者一座神社。门外还是滚滚红尘、灯红酒绿,门内却已是佛光万丈、曲径通幽,这种强烈的反差也不得不让人惊叹日本人对于世俗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精确区分与勇敢追求

开满樱花的高津宫(笔者摄于大阪,门前门外完全是两个世界)


总的来说日本的城市化发展,是大都市带动小城市的城市化,受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日本逐渐形成了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核心的三大都市圈;是注重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化,日本以发达的交通线连接城市与乡村,不仅让乡村助力城市发展,亦让乡村享受城市的发展成果;是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环境管理和地域景观保护,不仅颁布了有关垃圾分类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也在2004颁布了《景观法》,从法律层面制定环境保护与景观保护的种种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可谓是城市生态建设的样板。

尽管两国的制度与发展特点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笔者以为日本的城市发展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尤其值得学习的是交通网络建设和城市生态建设。在交通网络建设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往往出现城市间耗时短、城内交通耗时长的情况,拿杭州到上海复旦大学的交通来说,杭州到上海的高铁耗时一个小时,但是从上海虹桥到复旦大学的地铁也需要一个多小时,这种情况十分明显,如何对接城市地铁网与城际铁路网,是我们当下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我们此次日本交流,则实现了从大阪乘“地铁”到东京的“壮举”,五百多公里的路程,虽然耗时八、九个小时,但完全实现了城市间的轨道交通对接。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目前上海等城市已经开始施行垃圾分类,这是一个十分好的现象,而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无疑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撰稿:杨伟

2019414

Copyright @ 2018. 复旦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