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很少有如“丝绸之路”这样博大绵长的全球性物质和文化交流纽带,能够通过历千年而不绝的悠久历史脉络、和陆地与海洋并行的辽阔地域空间,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互动共荣的多维时空内涵,承载和诠释得如此透彻完整。故而只有全面继承中外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充分引入不同学科新的理论方法,才能更加深入地剖析“一带一路”及其沿线地区,在中西交通、对外贸易、社会变迁、文化演替等领域里的丰富时空面相。
由《江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发表的本组“丝路时空”专题论文,共3篇,包括樊如森、郭婷的《近代中日外贸枢纽港的空间位移与东北亚市场整合》、杨敬敏的《中国近代棉纱海外贸易网络和结构的时空演进》、严晨的《上海海产品市场的近代发展》,即依托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阪产业部近代中国及‘海上丝路’沿线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ZDA188)、2019年度用友基金会第三届“商的长城”重点项目“日本大阪府立贸易馆近代中国商贸调查数据整理与研究”(2019-Z04)等课题支持,采用历史地理学的时空考察视角和多维剖析方法,着眼于东北亚“丝绸之路”古往今来的历史地理演变,借助于对中、日、英多种语言文献的精准解读,实证复原了近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进程。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0sWY4l5zWBd1tgEi3Z46Jw